《媒體專訪 HKEXAT in Media: #TOPick 》
《媒體專訪: TOPick 》
【新冠肺炎】疫情下市民焦慮不安感日增 有組織推免費表達藝術治療助舒緩情緒
// 新冠肺炎陰霾下,疫情反覆加上社交距離措施下,過程中需要面對不少挑戰,如家人相處的磨擦、經濟方面的壓力,令市民精神及心理健康構成沉重壓力
,部分人士更達到臨界點。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近日推出免費表達藝術治療情緒支援服務,專門協助受肺炎疫情影
響情緒的人士,至今已經為20多人提供免費治療。中心希望,透過免費的表達藝術治療,透過五種藝術媒介放鬆市民情緒,以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萬分感謝TOPick 的專業團隊採訪及詳盡報導!
新冠肺炎陰霾下,疫情反覆加上社交距離措施下,過程中需要面對不少挑戰,如家人相處的磨擦、經濟方面的壓力,令市民精神及心理健康構成沉重壓力,部分人士更達到臨界點。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近日推出免費表達藝術治療情緒支援服務,專門協助受肺炎疫情影響情緒的人士,至今已經為20多人提供免費治療。中心希望,透過免費的表達藝術治療,透過五種藝術媒介放鬆市民情緒,以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現時是家庭主婦的畢小姐,疫情下因為居住地方曾出現多宗確診個案,嚴峻的疫情令她膽戰心驚及出現緊張的情況,更因此決定足不出戶,連朋友亦不能見面。
「當時自己居住的地方可算是疫區,需要跨區買餸,又多個月沒有落街,當時出現
不安及焦慮的情緒」、「一落街就衝去搭小巴離開身處的區域,連散步都怕」。
在家面對四幅牆,缺乏社交,孤單的無力感令她感到無助,不安、焦慮的情況持續兩個多月,「不安的情緒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但又要日復日去面對疫情下的生活,因此找尋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到自己。」最終,她偶然的一次機會下在Facebook看到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的服務,加上自己本來對表達藝術治療有所涉獵,因此決定報名參加。
比較其他心理治療方面不同的地方,畢小姐認為,「同人傾訴可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感,文字上亦可能較為理性或『用腦』,但在藝術上就沒有「帶個腦」,
純粹當下憑感覺用心做出來」。她又認為,藝術無分對錯或批判,因當下展現的正正就是自己內在深層的感受。
「同人傾訴可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感,文字上亦可能較為理性或『用腦』,但在藝術上就沒有「帶個腦」,純粹當下憑感覺用心做出來」
。
畢小姐現時已進行四節的治療,負責畢小姐的治療師蘇立怡指,一開始與畢小姐會面時已感受到她緊張的情緒,因此過程中主要透過音樂為她放鬆及調整呼吸,以及調節情緒。她憶述,她在首節治療先讓畢小姐選擇樂器,畢小姐當時選擇打鼓及「Tank Drum」(空靈鼓),
「當時我從她的擊鼓聲、敲打時候那種激昂、節奏以及手部的動作,感受到她的緊張」。
她續指,她在畢小姐打鼓後便邀請她畫畫,不限她畫畫的方式,又問及她為這幅畫提議一個名字。在該幅畫中,畢小姐畫上閃電、山及水,同時有一塊石頭,而畢小姐亦留下「選擇与(與)否,是(視)乎您擁有的「選擇權」呢!」一題。她解釋,從畫作亦能看到當時畢小姐表達出當時
緊張的情緒。
經過四節的治療後,畢小姐找到一首純音樂,透過每日反覆聆聽,情緒亦得以平伏,「效果形同『靜心』」。她表示,現時生活續步回復正常,自己情緒得以放鬆,加上疫情稍為緩和,現時已經可以出街到居住地區附近買餸及邀約朋友。回望這四次的治療,她認為治療有著相輔相成的效果,若沒有治
療,恐怖疫情放鬆下,自己腦海仍會不斷思考。
中心創辦人、治療師鄧智珊表示,是次推出「免費情緒支援服務2.0」服務之先,其實早在2019年已推行「免費情緒支援服務1.0」服務,為當時因社會動蕩而出現情緒問題的人士提供情緒支援的工作。她指出,很多市民當出現情緒問題時卻沒有去尋找治療師或心理服務解決自己情緒問題的習慣,因此中心決定提出相關服務;同時眼見疫情來襲,有市民亦因此出現情緒問題,故決定將相關服務延伸,冀不同有需要人士在達到情緒臨界點之前,免費得到及時的情緒支援服務。
鄧智珊指,四節的見面過程中為服務使用者提供藝術、音樂等五種藝術媒介,讓其放鬆及表達內在的感受,並成為支柱支撐他們的日常生活,希望做好鞏固情緒的工作,好讓他們能夠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中心另一創辦人兼治療師李慧莊補充指,疫情可能很始料不及,這種感覺或很難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又或難以找到對象作出傾訴,故藝術正正不是言語主導,透過圖像的隱喻、想像;又或音樂這種較為非言語類的聲音等,這類方式更有助梳理及梳導情緒,又同時可以透過一種較隱藏的方式將情緒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李慧莊亦表示,服務現時已服務約20人,當中仍有不少人正在輪候。她指,留意到在疫情下市民需要面對很多問題,例如因疫情而令到社交距離措施而需要多留在家,與家人之間的磨擦增加;有人亦需要問題工作環境轉差或經濟壓力等,因此在多方面的衝擊下,加劇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
「表達藝術治療」是甚麼?
近年本地以至全球均興起「表達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治療師利用「表達藝術」,包括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動及文字創作等
藝
術媒介(Art Form),融合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為服務使用者透過參與藝術創作的非語言表達及溝通方式,以及安全的空間以抒發情緒及想法,達至身、心、靈治療的效果。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為全港首間以表達藝術治療為步要介入模式的註冊慈善機構,中心過去4年與超過120間學校、慈善團體及非牟利組織合作,至今已協助近2000人,當中包括學生、成人及長者,另有部分為智力障礙等特殊需要人士。
李慧莊表示,對比普通相談這種「一對一」的方式,表達藝術治療就是加入藝術作為治療的方式。她指,人製造的改變及互動不只是單靠人,服務使用者正正就可以利用藝術元素進行自我對話及自我發現,藉此了解自己所需。她續指,藝術可以引伸更多方法緊扣人類的情緒,並在與藝術互動的過程中間可以將情況疏導出來。
「當我們用言論的時候,我們會比較理性,人類表達情感時,人腦會自行過
濾文字,因此或會出現『自我挑選』的情況。惟人的字眼亦可以很缺乏,有一些文字不能對應複雜的情感,因此會出現『有口難言』的情況。」
對於有時候市民或不知自己出現情緒問題,或害怕去看心理醫生,鄧智珊認為不是有病才需要做心理治療,更提到「心理保健」的概念,冀公眾可建立相關概念。
「正如不一定有病才需要看醫生,有時候需要醫生加強自己的抵抗力。」
TOPick舉辦「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即按此參加。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曾卓鋒
原文: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924692/?fbclid=IwAR2sRZQ4g-tnByvgm4NrBaJ5XdV7PlG29gCqg5cz61YrJA_e0xtRcSA3xx4
Komentáře